《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此诗的题目一作《咸阳城东楼》,但第三句写到日落,当是“西楼晚眺”之景。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咸阳是秦汉两朝的都城,至唐代许浑登临咸阳城楼时,古都的繁盛早已成为历史的过去。本篇通过对昔日曾是秦宫汉苑地方的荒凉景象的描绘,曲折地抒写了对唐王朝江河日下的殷忧。“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情景交融,富于象征意味,更是古来传诵不衰的名句。

首联开门见山,正面着题,交待了登楼之事与登临送目的所见所感。“万里愁”兼指登楼所见的辽远与引起的愁思之无边无际。“一”与“万”在句中自对,一上高楼即生万里之愁,当与登临所见有关。首先闯入诗人开阔的视野、令他怆然动怀的是什么呢?次句似答非答。“蒹葭”即芦苇,时已入秋,正缀着白的花: “杨柳”于此时即将掉叶,但仍垂着绿的枝。“汀洲”,原指水中小洲,这里泛指河网地带。诗人登楼,本意是为了辨认一下故都的容颜,谁知见到的竟是水乡一样的景象:白苇、绿柳,莽莽苍苍。这怎能不引起他的无边惆怅呢?唐代的另一位诗人刘沧在七律《咸阳怀古》诗的开头说: “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凉感废兴。” “感废兴”,这正是许浑在首联中所要抒写而未予明言的感情。

诗人一望而生愁,怀愁而再望,耳目所接,无不使他愁牵恨惹,更其不堪。颔联从天气变化方面写景。“溪云”句下自注: “(咸阳城)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可知诗人此时已收回远目,看到了云从溪头升起,日向阁后沉下。这一“起”、一“沉”,暮色定然愈加浓重了。从愈吹愈紧的山风中,诗人又觉出山雨即将来临。暮色渐浓而山雨将至,这样的环境气氛,无疑更增添了诗人伤感的成分。颈联接写望中的“秦苑”、“汉宫”景色。“秦苑夕”与“汉宫秋”在诗中互文见义,两句的意思是:秋天傍晚,在当年秦汉宫苑的地方,如今却只见鸟儿飞下绿色的杂草丛中,听到的只是黄叶树间传出的声声蝉鸣。无须直抒古今兴亡的感慨,“风景苍苍多少恨”(刘沧《咸阳怀古》)就全从颔颈两联具体描绘的笔墨中得到了含蓄而又充分的表现。

尾联直抒。“行人”,旅人,作者自指; “当年事”,一作“前朝事”,末句一作“渭水寒光昼夜流”。诗人所以要说“莫问”,不是不让问,也不是无法回答,而是已有答案在先,前面那些写景的笔墨,实际上无一不是在对“当年事”、“前朝事”的废兴作出解答,一目了然,无用再问了。至此,笔锋忽地一转,指出只有秦汉时就在流着的渭水,至今仍在向东流淌,言下之意也就等于在说,秦汉的其余旧迹,一切都已不可得见了。这与诗人《金陵怀古》诗的结句“惟有青山似洛中”实为同一机杼。

全诗以“愁”字为根,登临生愁,泻愁入景,一气旋转,直至终篇。或以为许浑出生于东吴水乡,“似汀洲”寄寓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其实“似汀洲”只是反说不似秦汉故地,与结句渭水东流仍似当年遥相呼应。如果在怀古之作中忽然阑入乡愁,那就成了诗中的败笔了。

此诗神完气足,意境浑成,气格苍劲,感慨深沉,不失为怀古类诗作中的佳作。其三四两句更是受到特殊青睐的名联。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说:“吾于《丁卯集》中只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语工于写景,而无板重之嫌。”(转引自《瀛奎律髓汇评》卷三)所谓“工于写景”,即景色描写很见水平。诗人将云升日落、风先雨至的自然现象,富于动感、层次清晰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后一句,风先雨至的生活体验为人人所共有,诗人用了极富于诗意的语言加以表现。诗人所要关注的,并非只是纯客观的自然景物,同时也是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即从满楼风中敏锐地预感到山雨即将来临。为了强调这种内心体验、这种预感,在遣词造句时,便将“山雨欲来”置于“风雨楼”之前,从而使诗句有韵外之致,富哲理性。全诗的主旨在于悼古伤今,“山雨”句也就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大唐帝国江河日下的政治形势与诗人对形势感到的深深忧虑。从形式上来看,这一联中同时用了“云”“日”、“雨”、“风”四个同类名词,容易产生堆垛之感,诗人却巧用四个不同的动词加以调节,又用了句中自对和句间的对偶,从而使这一联的字句兼有整饬与错落之美。查慎行所说“无板重之嫌”,除了关乎意象流动之外,当也是与对语言文字的成功驱遣分不开的。

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刘沧“半夜秋风江色动,满山寒叶雨声来”,语意工妙相似,亦相敌。(叶矫然《龙性堂诗话》续集)

查慎行:吾于《丁卯集》中只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语工于写景而无板重之嫌。何义门:五、六言秦亡于赵高,汉衰于石显,今何乃兼之也? (《瀛奎律髓汇评》上)

从上城写起,以“愁”字为根。前解写上咸阳城楼,后解怀古情深矣。(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许丁卯思正气清,诗中君子,但苦声调低哑有之,在当时韦端己、杜牧之皆有诗推许可证。杨诚斋诋其浅陋,竟似道听途说,不曾亲读此公诗者。……《咸阳城西门晚眺》诗悠扬细腻之至,并“低哑”二字,亦非定评,况诋其为浅陋乎?(薛雪《一瓢诗话》)